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
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宁市公交专用道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6月12日
南宁市公交专用道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实施方案
根据《南宁市公交都市总体规划战略研究》、《南宁市公交都市建设规划》和《南宁市公交专用道规划研究》,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加快推动畅通南宁建设,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15年至2017年实施“公交专用道三年行动计划”。为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用地与交通两个方面,通过优化与调整骨干公交走廊沿线土地利用,构建“一体化、高保障、品质化、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系统,至2017年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具体目标
1.公交设施目标:至2017年,公交车配车数量达到4000标台以上,公交场站规模达到76万平方米以上,初步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公交客流走廊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设置率100%,主干道和重要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信号设置率达到25%以上,主干道港湾式停靠站比例50%以上。
2.公交服务目标:至2017年,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0%(不含步行)、50%(含步行),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范围覆盖率达到100%,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5km/km2,高峰小时公交运营车速达到20km/h以上,准点率和乘客满意率达到60%以上。
二、组织机构
成立南宁市公交专用道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研究部署我市公交专用道建设有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覃卫国 副市长
副组长:田家全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永超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小龙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
成 员:由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市工信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住房局、市法制办、市国资委、市重点办,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五象新区管委会,南宁城建集团、南宁交投集团、南宁轨道集团分管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交通运输局梁展凡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公交专用道三年行动计划日常协调推进和督查落实工作,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联席工作会议。
三、工作重点
以创建“公交都市”为目标,以公交专用道建设为抓手,保障公交车的路权,实现公交运行提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
(一)构建公交专用道网络
建设公交专用道网络,推进公交专用进口道和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设置,加强路权优先,提升公交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增强公交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加快推进快速公交建设
加快推进BRT建设,提高干线公交走廊运输能力,完善公共交通线网体系。
四、工作任务
(一)实施主要客流走廊公交快速化改造工程
快速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补充,提供介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间的服务水平,解决大客流通道上的公交需求。2016年底前完成我市首条BRT线路建设并投入运营,有序推进BRT二号线、三号线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委、项目业主,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1.2015年,开工建设BRT一号线工程项目。
2.2016年,实现BRT一号线开通运营,开展BRT二号线、三号线前期工作。
3.2017年,开展BRT一号线项目评估,进一步推进BRT二号线、三号线项目实施。
(二)构建公交专用道网络
推进在新建和改造道路上公交专用道的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完成、同步验收。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成网,至2017年新施划设置及新建公交专用道规模达到100公里以上(其中新施划设置约40公里),累计总里程达160公里以上。(牵头单位:市重点办、市城乡建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项目业主,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各有关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2015年完成南梧大道、明秀路、五一路公交专用道建设并投入使用。
2.2015年开工建设并完成壮锦大道、昆仑大道、凤凰岭路、铜鼓岭路等公交专用道建设并投入使用。
3.2016年完成大学路、佛子岭路、望州路、桃源路、凤岭南路等公交专用道建设。
4.2017年完成中华路、友爱路、北湖路、高新大道、英华路、星光大道等公交专用道建设。
(三)专用道执法管理
依法严格管理公交专用道,解决"专用道不专用"问题。扩大公交专用道车载违章抓拍系统的安装范围和数量,在公交专用道和公共汽车增加安装专用道电子监控设施,加大对违章占用公交专用道车辆的监控,并把公交车辆抓拍到的视频作为处罚依据,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管理。至2017年全市所有公交专用道和公交车辆安装车载违章抓拍系统。(牵头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
(四)公交线网优化
交通运输部门在组织开展年度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研究时,根据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情况,科学合理优化公交线路,不断提高公交专用道的使用率,逐步形成公交客运通道,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准点率及服务水平。
五、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
(一)项目选址
根据国家公安部标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GA/T 507—2004)和《南宁市公交都市建设规划》、《南宁市公交专用道规划研究》等规划成果,结合我市道路条件,分区域按照以下条件进行选址。
老城区:客流条件为单向高峰公交车辆≥150辆/h或单向高峰公交客流≥6000人次/h,道路条件为单向车道数≥3条,单向机动车路幅宽≥11/m。本方案所指老城区是指明秀路—北湖路—园湖路—星湖路—教育路—江北大道围合区域。
中心区:客流条件为单向高峰公交车辆≥90辆/h或单向高峰公交客流≥4000人次/h,道路条件为单向车道数≥3条,单向机动车路幅宽≥11/m。为沙井大道—秀厢大道—厢竹大道—长虹路—凤凰岭路—凤岭南路—青环路—白沙大道—南站大道围成、不含老城区的区域。
新区:客流条件为单向高峰公交车辆≥60辆/h或单向高峰公交客流≥2000人次/h,道路条件为单向车道数≥3条,单向机动车路幅宽≥11/m。为现状新高速环围成、不含老城区和中心区的区域。
(二)规划设计
公交专用道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划》(CJJ37—2012)、《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136—2010)和《公交专用车道设置》(GA/T 507—2004)等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建设标准
1.公交专用道布置形式:一是根据各种形式的优缺点,结合实际的道路交通特征选择专用道布置形式,正常条件下应采用路侧式公交专用道。二是对于非机动车交通流量较大且无法分流,并且公交需求大、服务效率要求高、道路设计条件又具备的道路,应考虑采用路中式专用道。
2.公交专用道标志标线及彩化、专用道与道路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等交通设施:按照公交专用道及优先通行信号要求进行设置,并应符合交通安全设施技术规范及有关建设要求。根据道路条件、区域位置等因素选择路面彩化形式,彩化统一采用暗红色:(1)低标准:在路面上按标准直接施划公交专用道标志标线方式设置公交专用道。(2)中标准:公交专用道进口路段进行路面彩化,其他路段均为方块,每隔12米设置一段。(3)高标准:采用行车道内全线进行路面彩化设计。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把公交专用道行动计划纳入创建公交都市工作范畴,成立工作组。同时配套实施协同工作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督查督办机制四项运行机制,为整个活动实施提供保障。
(二)完善路权优先分配制度,保障公交路权优先
为建设成片、成网的公交专用道,对全市公交专用道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将公交专用道项目逐年列入城建计划,力争经过3年的建设,公交专用道里程初具规模。为减少重复投资,推进在新建和改造道路上公交专用道的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完成、同步验收。要完善道路空间资源公交优先分配制度,明确公交专用道建设主体、要求、具体标准及相应管理措施。
为避免道路重复开挖,合理安排专用道建设时序,一是在现有道路上直接施划方式设置公交专用道:只包括增设交通标志、标线、标牌等建设内容的,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列入城建计划并安排预算资金,并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城建项目业主组织落实。二是采用道路改扩建方式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建设牵头单位为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委根据部门职责做好协调工作。三是实施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城市道路增设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建成后的管养责任主体为原市政道路管养单位,财政预算中增加相应款项。
同时,为保障公交路权优先,在实施路权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规划和建设,优化公交专用道交叉口渠化、科学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措施,配套相关政策降低小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个体化交通方式的出行比重。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目标。发展公共交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要投入全力、抓好督查、有效推进,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明确相关责任领导和工作机构,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根据全市行动计划详细安排每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并将有关具体工作纳入到每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中,重点督查落实,确保按照计划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二)完善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重点解决工作推进中有关问题,各单位、各部门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制度,上下一致、齐心合力、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确保各自的任务顺利推进。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有关单位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长期扎实推进,并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加快研究出台各项政策,促进今后公交都市建设的全面推进。
(四)加强宣传引导。建设公交专用道网络,发展公共交通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各级力量共同参与推进,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和信息平台作用进行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响应,全民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更有力地加快推动南宁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附件一:
BRT三年行动计划
时间 |
措施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2015年 |
开工建设BRT一号线工程项目。 |
市交通运输局、城建项目业主、市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 |
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
2016年 |
实现BRT一号线开通运营,开展BRT二号线、三号线前期工作。 |
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项目业主 |
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
2017年 |
开展BRT一号线项目评估,进一步推进BRT二号线、三号线项目实施。 |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委、市财政局、项目业主, |
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
附件二:
公交专用道三年行动计划
时间 |
措施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2015年 |
完成南梧大道、明秀路、五一路公交专用道建设并投入使用。 |
市重点办、市城乡建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项目业主 |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各有关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壮锦大道、昆仑大道 |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
市交通运输局 |
|
开工建设并完成凤凰岭路、铜鼓岭路等公交专用道建设。 |
市重点办、市城乡建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项目业主 |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各有关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
2016年 |
完成大学路、佛子岭路、望州路、桃源路、凤岭南路等公交专用道建设。 |
市重点办、市城乡建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项目业主 |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各有关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2017年 |
新施划设置及新建公交专用道规模达到100公里以上(其中新施划设置约40公里),累计总里程达160公里以上。 |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
市交通运输局 |
时间 |
措施 |
条数 |
里程km |
2015年 |
完成南梧路、明秀路、五一路(3条共14km)、壮锦大道(五一立交—国凯大道)5.5 km、昆仑大道(邕宾立交—嘉和城)10 km、凤凰岭路(佛子岭路—凤岭南路)4.5 km公交专用道建设并投入使用。 |
6 |
34 |
2016年 |
大学路(石埠—北大大学路口)13 km、佛子岭路(万达广场—火车东站)5 km、望州路(邕武立交—园湖中华路口)5 km、桃源路(白沙桥北—桃源桥北)1.5km、凤岭南路(蓉茉大道—英华桥头)15km等公交专用道建设。 |
5 |
39.5 |
2017年 |
中华路(火车站—北大中华立交)1.5 km、友爱路(安吉—民主路)7 km、北湖路(安吉站—北湖中华路口)3km、高新大道(安吉大道—科园大道)3 km、英华路(英华青山立交—英华柳沙路口)3 km、星光大道(邕江大桥南—保税物流中心12 km) |
6 |
29.5 |
合计 |
|
17 |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