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南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包一件事”上线仪式暨南宁市“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包一件事”服务,这是我市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中的一个“打包”服务。目前,我市人社部门已在全国率先实现13个“一件事”线上打包办、9个“一件事”线下打包办。
发布会现场,高校毕业生体验“打包”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服务,只需打开手机上的“南宁智慧人社”APP,点击“打包快办”专栏,几分钟就可以办完报到、档案、求职、参保、补贴等有关服务的关联事项,办理结果通过短信推送。便捷、高效的办事体验赢得毕业生们的好评。
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对此,人社部4月24日启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提出通过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努力使企业、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材料越来越简、时限越来越短。我市人社部门迅速响应,在毕业季来临前率先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打包办理。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市完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包一件事”的流程再造、系统开发、测试上线,目前已完成报到、档案、求职、参保、补贴等5类18项可选服务事项打包办理。毕业生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办理,共减少提交《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表》等7张申请表格,减免提供户口本、劳动合同等重复证明材料13份,减少重复填报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84项。
据悉,我市人社部门坚持以“稳就业”“保就业”为核心,依托“智慧人社”全业务经办信息系统和“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服务优势,在人社部确定的10个“一件事”基础上拓展到16个“一件事”打包办,联动14个市直部门将约40个事项跨部门打包办;同时力争25个高频服务事项全部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50%。
快办行动启动后,我市计划推出企业招用员工、单位补贴申请、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等16个“打包一件事”服务。此外,南宁市的工伤认定申请、职工退休申请、失业关系转移等18个高频服务事项完成提速50%,其中失业金申领等8个事项实现即时办结或网上“秒办”。
针对部门单位办理编制、人事、工资福利等业务存在的多门受理、重复录入、程序繁杂等问题,2018年起,我市多部门通过联动整合信息资源,在全区率先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了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一件事”打包办。
现在,人社部门与教育、公安、公积金部门联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包一件事”,与公积金部门联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职工退休“打包一件事”,与公安、司法、住建部门等联动推进劳动维权服务“打包一件事”等,促“少跑腿”变成“不跑腿”。
下一步,南宁市将加快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实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在人社服务领域的应用,大力推进网上办、就近办、即时办、智能办,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打包一件事”“提速办”的全新服务体验,助力首府南宁优化营商环境,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发挥积极作用。